以档案数字化助推公积金服务智能化
来源:邯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发布日期:2021-12-01 09:23
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邯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标准化服务模式,积极打造“智慧数字档案”系统,支撑业务办理“零跑腿”,实现业务办理无纸化,为业务自动化、便捷化提供可靠保障,业务设计离柜率达到100%,实现由传统单一柜台到线上线下协同办理再到全部业务“网上办”的历史性跨越,让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在硬件建设上高标准,努力实现“两个提高”
邯郸中心始终坚持把档案管理工作做为重点来抓,持续加大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档案系统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向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智能化迈进。
★集中放置,提高管理效率。原来分散的业务部门的贷款档案、核算部门的财务档案、办公室的招投标档案等由各部门分别管理,管理质量参差不齐。新建成的档案馆将各部门负责整理的档案集中归并,形成统一管理。档案馆占地面积约为200平米,同时做到了办公室、阅档室、库房“三室分开”,满足档案管理人员办公、调档、阅档、入库前整理工作需要。档案馆按照国家档案局建设标准建设,符合防潮、防火、防盗、防虫、防尘、防霉“六防”要求,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科技加持,提高智能水平。新档案馆配备智能密集柜3组31排,应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密集架的智能化和人机语音交互,与电子档案系统配合使用,可以对档案架进行远程操控,查看档案所在位置、LED屏幕显示、语音提示、温湿度显示、红外线人体感应保护等功能,实现了档案室的智能化管理。可视化的智能中控台,可以人脸识别解锁也可以密码解锁,如果要打开某列柜子,只需要呼唤设定的名字即可自动打开,实现语音操作。
二、在软件功能上求突破,致力完善“四个平台”
构建档案资源管理平台,通过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档案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实时交互以及海量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检索。
★建立电子影像采集平台。在窗口柜台电脑上加装融合拍摄、指纹录入等功能为一体的“四合一”高精度拍摄仪,将所有柜面业务资料进行影像扫描。柜面业务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与业务系统标准接口,完成档案数据自动收集,生成电子档案并自动立卷。在办理流程中进行实时调阅,同时设定必扫清单控制,在前台拍摄资料时,出现漏扫情况档案系统能够对其给予提示,将业务事后监督改变为事中监督。
★建设虚拟库房运行平台。完全建成后的档案馆具备虚拟档案库房与实体档案库房对应管理,实现档案库房的2D/3D可视化管理,以及档案的快速检索、精准调阅等功能。利用条形码实现档案的管理超市化,每一份档案都有一个条码作为档案的唯一标识,对实体档案流程进行全程跟踪,实现全局档案的监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实现对档案状态进行预警管理,对未交接、未上架、借阅超期未归还等进行提示预警,解决实体档案被动管理的现状。
★建设身份认证库平台。自主研发综合身份认证库,以“三库”建设即职工认证库、柜员认证库、协办员认证库确保贷款安全。为每个职工建立专有基础档案,把身份、婚姻、房产信息以及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全部录入,职工办理业务时系统会根据业务类型自动匹配要件。通过脸谱识别技术对前来办事人员头像进行比对,现场图像作为档案要件保存,有效防止骗提骗贷。从而实现对共享信息的补充,同时也是网上办理过程中的二次校验和辅助核对,保障网上业务的准确性。
★建立纸质档案数字化平台。通过对各类信息系统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归档和对纸质等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以数字形式存储各种档案信息。目前已经完成100余万页的历史馆藏加工工作,在系统中可以直接查找相关时期的历史档案的电子影像,同时实现目录的一一对应。下一步邯郸中心将会对剩余纸质档案全部进行电子化加工,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无缝对接。
三、在管理运用上求实效,全面推动“五个创新”
创新档案利用方式和方法,让沉睡的纸质档案和载体上的信息活起来、用起来,赋予新的动能,以档案数字化助推服务智能化,为公积金服务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应用创新,全部业务实现网上办理。数字化档案系统通过与业务网上大厅的无缝对接,结合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等新技术手段,有效保障业务网上办理的法律效力,进而推动公积金归集、提取、贷款全业务类型实现网上资料递交、网上审批、网上办理。尤其是最难攻克的公积金贷款业务,在前期实现“一趟清”改革基础上,彻底改变贷款影像资料由前台采集的流程,将采集工作前移至购房处;同时结合认证库平台的档案信息比对,通过OCR图像识别技术,将扫描的电子影像中的文字信息进行提取比对,从而扫除网上办理风险点,在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开创了贷款全部流程只通过一个平台一次性办结的成功先例。
★服务创新,柜面渠道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纸质资料电子化扫描管理,开通单位开户、提取、贷款等影像资料扫描功能和补扫功能,全面实现了影像资料代替纸质档案,为缴存单位和缴存职工节省了纸张和时间成本。归集业务中单位基数调整表、单位开户登记表等十多种资料全部取消,单位可直接通过电子数据导入办理;约二十类提取业务的近百种材料复印件也一并取消,职工仅需携带提取资料原件到中心即可办结;贷款业务所有资料只提供原件扫描。通过逐项梳理,归集、提取、贷款三大业务均实现了高度“去纸化”,让群众体验到了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防控创新,数据留痕实现实时监控。功能完备的电子档案系统为全部业务“网上办”提供了数据存储空间和技术手段的支持,实现各类业务全流程数据留痕。支持柜面及网上业务办理时的数据留痕,包括业务办理过程经办人影像、视频留痕。业务办理的共享数据留痕,包括征信、婚姻登记、房屋备案等共享协查数据的固化留痕。业务审批信息的留痕,将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各岗位审批信息进行留痕。通过数据留痕将电子数据转化为电子证据,方便对每笔违规手续的责任认定,保障业务的真实性及可追溯性。
★管理创新,档案管理实现全周期覆盖。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包含档案归档检测、档案整理、档案归档、纸质档案交接装盒、档案鉴定、档案销毁、档案移交等功能。同时支持对档案从新建到销毁移交的全流程业务节点记录,进行可视化的生命周期管理。支持对中心历史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成果的无缝对接导入,对历史档案数据进行查询、借阅、档案统计、档案管理和利用。
★集约创新,实物档案实现低成本保存。集约化一体化档案馆,减少了分散的档案室建设,避免防火、防水等工程项目重复施工。由专职档案员专岗负责,既提升专职人员素质,又减少人力劳动成本。取消复印件,简化手续材料,有效降低库房管理的档案量,仅贷款档案由原近百页压缩至不到20页,库房的空间压力降低,管理成本也随之降低。档案查阅从传统的手工编目和人工查询中解脱出来,效率大大提高。档案人员不仅可以通过电子档案直接查询档案信息,而且可以通过终端上权限浏览非涉密级文档和涉密文档,有效保护了档案的涉密程度,对档案实体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和物理隔离。